是句點,也是起點
艾瑪,我的國中同班同學,對學校課業不太行,每學期都驚險過關,他的爸媽對他的未來很擔心。樂觀的艾瑪總是笑笑跟爸媽說:「我以後可以做甜點、賣甜點啊!就可以賺錢養活自己了,你們不用操心啦!」
我們兩人的家住得近,儘管後來不同班級、學校,我們還是很要好。艾瑪經常跟我說,哪裡又有好吃的甜點、哪裡開了家新店、哪個部落客推薦了什麼甜點;有時候,也會請我嚐嚐他做的甜點。
艾瑪對甜點的熱情,從小燃燒到大,一直都沒退燒,經常在家自學甜點,分送親友。前陣子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們相邀午餐、還有餐後甜點。遇上賞心悅目又可口的甜點,我和艾瑪都感到超幸福的!
「我跟你說,我的錢存了差不多,決定到法國好好上甜點課,回來之後可以開一家甜點店。」艾瑪說著他的夢想。「你法文已補習OK了嗎?錢夠嗎?預計去多久?你爸媽知道了嗎?」雖一直知道艾瑪的甜點夢,但我這老朋友還是免不了擔心地多問。
「先去一年看看。有跟我爸媽說了,他們雖然擔心,但還算支持我的決定,也支助了一點學費。我會注意安全的,facebook上也會時常更新我的狀況,你們都別擔心。」艾瑪一派輕鬆的說著。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餐桌上耳熟的台詞
我在鄉下出生,老家親戚也都住附近,但自從5-6歲,隨著父親工作搬到城市、也隨課業忙碌及升學考試,我越來越少回家鄉、鄉下,後來祖父母過世後,我回鄉的次數屈指可數,和親戚的關係也疏遠了。
現年紀漸大,有多了一份閒情趣味;對城市的吵雜,多了些不耐煩;對自然鄉間,反倒對泥土和空氣增加了想像及幼時印象。
前陣子,好友要回南部鄉下老家,問了大家要不要順道去玩玩?我很快答應了。
好友家中仍保有純樸,沒有過多的裝潢風格,好友說因父母考量到目前只有他們兩老住,簡單就好。屋舍四周,種有蔬菜和果樹、養有幾隻雞和一隻狗,四週沒什麼工業化的噪音,只有不時傳來的鳥叫聲、雞聲、狗聲、風聲、人聲,好一個恬靜生活!
早餐時,好友媽媽煮了一鍋鹹粥,簡單配幾樣菜,沒有城市人海派的豐盛,只有餐桌間時不時一句句:「粥煮很多,你們盡量吃」、「早餐很重要,要吃飽,不要怕胖」、「如果吃不夠,我再去煮,早餐一定要吃」、「工作雖然很忙,但是三餐要好好吃,要準時吃,不然胃會壞掉」、「你們還年輕,要把身體顧好,這是本錢」……好友媽媽帶著古意、和沉潛的熱情招呼著我們。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爸的滿漢全席
從小爸爸給我的印象是節儉,尤其是吃飯這件事。不論爸爸多晚下班,或是有事外出過了吃飯時間,爸爸總還是會回家吃飯,一進門就嚷著說「餓昏了餓昏了,趕快替我盛飯,」相對的,小時候的我們也幾乎很少有外食的機會。
後來也許是因為哥哥們長大了外出工作,家裡的經濟狀況變好了,一個月裡爸爸總會帶著我們去吃一次日本料理,而且每次總會加點一瓶啤酒,爸爸也總是特別開心的吃得津津有味。聽媽媽說,那是因為爸爸小時候家裡窮,祖父只有在爸爸一年一次過生日的時候,帶他去吃日本料理,那些料理對爸爸來說就像是皇帝吃的滿漢全席一樣珍貴,所以現在每次去吃時,那些料理不僅是美味,更是他童年快樂的回憶。(本文投稿作者:XYZ)
【5/15前投稿分享,抽好書謝禮】在生活記憶裡,有哪頓飯/午茶讓你印象深刻?歡迎大家投稿分享,一起日嚐時光!發mail: yogibook@gmail.com或發粉絲頁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sisubook
為感謝大家參與,我們準備三本新書《日嚐時光》做為小謝禮,凡於4/11-5/15投稿來的作品,都可參加抽禮。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自己好一點
週末一早到公司加班,快中午時兒子打電話來說打完球要跟同學一起吃飯,要我不用回家弄飯了。打電話給老公問他要不要約在外面一起吃,老公卻說累死了只想在家好好睡覺。站在捷運車廂裡,隨著車子左右的晃動,想起早上聽到的廣播:「女人啊,應該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只為了先生、為了孩子而活,更不需要為了家犧牲奉獻而沒了自我。」收聽時頗不以為然,認為為了自己的所愛付出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想想自從孩子出生後,似乎除了上班就是回家,而這兩個地方雖不能說沒有歡樂,但幾乎都是工作,不同的工作。於是心血來潮,坐過了平常應該下車轉車的忠孝復興站,在忠孝敦化站下車。
出了站後沒有特別的目的地,漫無目地的走進了忠孝東路後面的巷子。心裡吃驚著,才多少年啊怎麼全變了,像是從來沒來過一樣。這個我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有著一家又一家好看的餐廳吸引著我,不論是高雅的西式餐廳,還是人多熱鬧的中式餐館,對我來說都很新鮮。有些餐廳將菜單放在門口,甚至做了特別的設計,一看就是消費不低的店。平時沒有花大錢吃飯的習慣,再加上只有自己一個人,所以大多都只欣賞餐廳的外觀而未進入。走著走著,一家明亮的餐廳吸引了我,看看門外沒有菜單,正想繼續往前,裡面出來一位服務生,滿臉笑容的對我說:「歡迎光臨」,一時間我不知該如何反應,但腦中想起了早上廣播節目中的話:「女人啊,對自己好一點。」於是我踏上小階梯進了餐廳,一個人大大方方的點了一客法式燻牛肉三明治。(唉,應該真的對自己好一點,點客牛排才對啊)
本文投稿作者:王姐
【5/15前投稿分享,抽好書謝禮】在生活記憶裡,有哪頓飯/午茶讓你印象深刻?歡迎大家投稿分享,一起日嚐時光!發mail: yogibook@gmail.com或發粉絲頁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sisubook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麵線與聯考
台灣小吃百百種,盡是讓人很難取捨的美食,而「大腸麵線」是我最常吃的。
我不愛粗型麵,雖然有嚼勁香,但我懶、又不特愛麵食,所以麵線易咬易吞、超方便,加上大腸、蒜味、黑醋、香菜,就能滿足我的胃。漫步街區或夜市,只要遇上大腸麵線店,都會不自主地往前看看它的賣相。一個人吃、或和同行的朋友/家人一起吃,都行,儼然就是個「麵線控」。
過去在準備高中、大學聯考時,我最常往圖書館的自修室跑,待一整天,做最後衝刺。為了節省往返交通時間,媽媽都會給午餐費外食,而我一定吃上2碗麵線(青少年期食量大),給自己最滿足的慰勞,每天中午都吃,一點都不膩;甚至它是鼓勵我每天到自修室報到的動力。就這樣陪我熬過兩個大考。
一直到現在,麵線不只是麵線,它是青春考季的有功戰友!(本文投稿作者:美美)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心湯
由於工作的關係,從上班到下班甚至在家加班時都必須盯著電腦螢幕。連續加班四天了,今天仍然帶著一堆工作回家,晚飯狼吞虎嚥的草草結束,正聚精會神的看著螢幕上標示的顏色表時,背後有聲輕輕的呼喚:「馬麻 ~」「幹嘛?」你剛剛沒有喝湯。「喔!」我頭也不回的應了一聲。
過了一會,「馬麻~你不喝湯喔?」「我在忙你沒看到啊!你功課寫完了沒?」我好像打仗似的回應著。
又不知過了多久,「馬麻~」我正準備回頭吼人時,看到兒子小手上端著下班時順便買回來的味增湯,一邊走嘴裡一邊繼續說著:「你不是說味增湯可以排毒嗎?把拔說你每天看那麼久的電腦,一定要喝一碗,把拔還舀了很多東西喔。」我看著站在房門口的老公,淚眼模糊的接下兒子手上的愛心湯。好老公,乖兒子,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對馬麻的關心。
藉此,希望每天忙碌的職業婦女們可千萬別像我一樣,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最寶貴的,不要因為工作而犧牲了自己,更不要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家人及親情。(本文投稿作者:偶會失溫的媽媽)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公阿嬤不會生氣啦
小時候只要餐桌上一有牛肉出現,阿公阿嬤就會說:恁嬰仔人嘸通呷喔。然後轉身對爸爸媽媽說:啊嘸係叫恁麥勾買啊……。以前年紀小,不懂為什麼也不會問,只知道阿公阿嬤不吃牛肉,也不喜歡我們吃牛肉,所以牛肉是我們家餐桌上很少到訪的稀客。
而每次逛夜市的時候只要一走到賣牛排的附近,那陣陣的香味以及滋滋作響的鐵板就好像說著「歡迎光臨」似的向我招手。媽媽通常都是拉著我和妹妹快速的前進,不理會我們渴望、羨慕的眼光,但只要是考完月考之類的考試,又碰上逛夜市的話,爸爸會在接近牛排攤之前,從媽媽手中牽過我和妹妹的手,讓我們坐進攤位裡並且點一份蘑菇醬牛排,讓我和妹妹分著吃。雖然很想吃很高興,但都還是會轉頭問身後的媽媽:「阿嬤會不會罵?」媽媽通常都不回答,最後都是爸爸回答說:「沒關係,緊呷齁!」
後來長大了,阿公阿嬤也相繼去世後,不論是與同學同事聚餐或是過年過節回到家裡,似乎都不再有禁忌隨時可享用牛肉。但我總會在伸出筷子前想起阿公阿嬤的叮嚀(雖然已經知道民間一些不吃牛肉的源由),爸爸也總能在第一時間察覺我的猶豫,這時爸爸都會先乾笑兩聲,然後說:「唉呦,袂啦,你們上班很辛苦,阿公阿嬤希望你們健康啦,不會生氣啦。來,妳(指媽媽)嘛呷啦~」(本文投稿作者:Alice)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是要大吃一頓
熬夜趕完難產的小組報告,呼~~終於大功告成!所以,當然要馬上犒賞自己的身心靈,和一起奮戰到最後的河馬同學,兩人騎上車衝到隔兩條街新開的美式餐廳,先大吃一頓再說。
河馬的體型,一如他的綽號,是一般所認為需要認真減肥的人,但身邊愛享樂的損友太多,誘惑太多,「我要少吃一點啦!不能再變胖了!」是他最近經常掛嘴上的。但寫報告太耗腦細胞和體力,不管三七二十一,炸雞、薯條、漢堡、烤麵包、可樂……通通送進口,「我晚餐再少吃一點好了!」河馬邊吃邊說。
寫完報告、考完試、比完比賽,是我們這群死黨照慣例要好好慶祝的「大事」,還有誰不開心、吵架或分手,也要聚一聚打打氣、把事情喬一喬,平常打工賺的零用錢,大多花在吃吃喝喝上面。你說,河馬怎可能減肥?連我自己也慢慢變圓,哪天可能要改名叫圓仔啦!
這家新餐廳裝潢還不錯,但口味普普,給它三顆星,立馬標記到我們的美食地圖中。我們幾個人的夢想之一,是要合出一本美食故事書,把吃過的美食和心情故事分享大家。我們用美食聯絡感情,也用美食來交朋友!(本文投稿作者:珍珍)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歡迎搭乘摩天輪
摩天輪,是我和妹妹第一次到兒童樂園玩,第一個玩的器材。
緩緩升上,高高在上,俯瞰大地,視野一片開闊。我們興奮極了!
「哥哥,好好玩喔!以後我們要一起去坐更多的摩天輪。」
從此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要求爸媽帶我們再去坐摩天輪,
長大了,也會相約一起到有摩天輪的百貨公司或景點去玩。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摘錄自《妳的得分是5分》書中「來自芬蘭的美食創新革命」一文。
比起世界上其他各國首都或是一級城市,赫爾辛基市容之小而美真的不足為奇。不夠國際化和不夠開放,更是許多曾經到訪過這裡的旅客們之共同心聲,我曾經也差點小看赫爾辛基的能耐。但赫爾辛基市有許許多多原創的市民活動,其中人妻我最喜歡的是餐廳日(Restaurant Day)。你萬萬意想不到嚴肅拘謹的芬蘭人,居然會創發這樣有趣好玩的美食嘉年華會,整個赫爾辛基的市容不僅因此增添許多美麗風采,亦洋溢歡樂的氣息,這個活動還延燒成為全球最大的美食嘉年華會!我們台灣人有熱鬧豐富的「夜市」,芬蘭人則有創意十足的「餐廳日」,斯土斯民各有其主張和特色。

餐廳日原創於芬蘭赫爾辛基,為非營利組織。四年前幾個愛好美食、歲數不到三十歲的芬蘭年輕人,聚在一塊時創發了這項飲食革命。由於自身對於美食和餐廳文化的喜愛,卻又深深地覺得開立餐廳也可以僅只是個興趣和好玩的分享,並非得要開創一番事業,因而有了這個活動的誕生。剛開始他們努力奔走申請這個活動確保能夠通過赫爾辛基的城市法律規定,直到現在已從一個小型社會運動演變成一項全球化的運動。餐廳日一年共有四次活動,每季舉行一次,時間點落在二月、五月、八月及十一月,正確日期則看主辦單位當時的規劃安排。自二O一一年起創立,至今年邁入第四年的餐廳日,越辦越好,越來越有聲有色,赫爾辛基市民的參與度相當踴躍,市中心到處都可以發現「一日餐廳」的蹤跡,芬蘭以及世界其他大、小城市也相繼跟進此活動。
在餐廳日,任何人都可以設置餐廳、咖啡廳或酒吧。它可以在任何地方――在你的家、在辦公室、在一個街角、在你的花園或內庭院、在公園或在沙灘上。「地點沒有給予限制,只有你想像力的限制。」新奇有趣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但是太過奇怪則沒有必要。美味的食物、飲料以及一個好的場所,這些已經足夠。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連你自己都想窺探究竟前往參觀拜訪的餐廳,同時讓自己沉浸享受在其中。畢竟,一日餐廳活動的舉辦初衷是希望參加者覺得好玩有趣,並樂於與其他人分享不同的餐廳經驗,共同享受我們的生活環境。
Sisu希甦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